首页 鉴赏 正文
江湜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有《伏敔堂诗录》。
江湜诗选(上)
子曰诗社 韦散木 评
偶书二首其二
獭多终乱鱼,鹰多必臧鸟。
食于民者多,曷由民不扰。
未能澄其源,化以不贪宝。
庶几塞其流,沙汰使加少。
既多权日分,牵掣愈不了。
因之形迹间,规避益加巧。
上下相欺凌,百弊不可考。
于政既无益,于民日凋耗。
中医不服药,此语通治道。
韦评:古诗说理见骨。必欲不使枯燥,多用类比而已。
古意二首其二
山鸡与海鹤,气类本不同。
有时被羁绁,俱畜园池中。
朝朝会相见,默默羁情通。
相识虽未惯,颇复怜其穷。
念彼山中姿,戢羽有深丛。
薄采不自掩,甘为人所笼。
情迩感易入,长鸣戛寒空。
顾已亦何为,怆焉惭素衷。
韦评:阮籍咏怀体,纯古诗写法。首起外物,大幅铺叙,似不动声色。至于末尾触及内心,如蜻蜓点水,情意无穷,方见高明。
罗浮蝶不易得,土人采其茧俟蠹化而玩之,有自岭南来者以数茧见贻,为作二诗
一
微虫具五色,秉气已不祥。
有美悦人目,焉得无汝伤。
坐见机心人,不待汝翅张。
利其未蜕去,摘拾易取将。
累累杂树叶,终朝盈顷筐。
担头易寸钱,客子充行囊。
为玩生杀机,孩虫乃遭戕。
二
此虫既化时,栩栩然自适。
栖隐罗浮间,远致恐不得。
岂知茧中蛹,已作千里客。
特来供一玩,生命难藏匿。
文采有如此,造化亦可惜。
微物何足矜,我心自悲恻。
韦评:因物说理,至于恻隐之心,人性关怀,善莫大焉!
潘功甫先生曾沂见赏拙诗赋呈二首其二
日出卮言见道迟,多公赏味异于时。
譬如腐木生芝菌,偶被樵人圣得知。
韦评:绝句另辟蹊径,兴象得体。
和刘彦冲七首
一
庭梧叶已堕,木犀正扬芳。
天地无异秋,随质为青黄。
物性有莫夺,岂复忧炎凉。
缅古得数人,常若未可忘。
人生要自重,不与时低昂。
二
榈庭多落叶,渊明自夷冲。
赋诗不悲秋,中有道气浓。
吾生亦求道,顾增戚戚容。
心伤岁月逝,有愧生于中。
既殊古旷怀,恐袭骚人风。
三
大鹏不飞时,自足九万里。
何尝因候风,而慕?决起。
矧予质区瞀,本惭天下士。
浮沉乡里间,遇坎固应止。
一笑得途忙,彼哉夸毗子。
四
巨泽轩然波,八月风动天。
孤舟泊断港,亦复夜不眠。
正如伏处人,闾左似安便。
世尘极澒洞,终亦相及焉。
君看走俗状,岂必朝市然。
五
自信苟未真,闻誉色然喜。
既喜旋生忧,更恐有毁訾。
此心本自逸,苦为好名使。
吾今略解脱,仍欲规诸子。
过耳如飘风,则庶乎可矣。
六
文人困仕途,忧患咎识字。
不识岂便佳,愈将不快意。
当初既见荣,厥后亦何避。
吾侪宜自广,虽困不书废。
读此盖有由,志本非规利。
七
溷迹自少年,日月凡几过?
及兹感凄厉,又如秋风何。
穷巷不进修,箪瓢愧滋多。
何必凑风尘,而后为蹉跎。
忧来断高兴,惨戚无长歌。
韦评:《文选》体,因兴寄托,徘徊辗转,情怀无限。
吕城
奔牛已过吕城见,斜日烘窗晚一凭。
鹧鸪点树黑可数,辛夷过墙红几层。
出村犬吠客寻寺,倒影人窥鱼在罾。
历历水程成独客,浮家泊宅叹无能。
韦评:拗体七律至黄庭坚为最。然江氏再变,面目自奇,而句多清新可人。凡夫于此,自当束手。
由江山至浦城雪后度越诸岭舆中得绝句九首
连宵雨霰苦纷纷,今上篮舆盼夕曛。
万竹无声方受雪,乱山如梦不离云。
何人踏雪留去踪,我弗问道知所从。
去人已杳白云隔,却有来人与我逢。
万梢拜地雪欺竹,不见猗猗散青玉。
一枝断为无韵箫,犹立风前伴枯木。
山上池堂白云锁,去客题名粉壁左。
平生识字不识人,惭愧僧雏持问我。
下岭涩如蛇倒退,上岭侧作蟹横行。
山程劳苦山居乐,同听午鸡喔喔鸣。
一队行人裁下岭,有翁迎门卖麦饼。
此翁作计倘如吾,早去踏山看雪景。
白云蓬蓬生脚底,下方看我入云里。
云宿山腰知恋山,我去家山乃千里。
观海恨不寻蓬莱,岱顶一宿真快哉。
却到此间作乡梦,山头明月照归来。
岭外行云如走马,晴色下晒山家瓦。
残雪忽堕适打头,我自看云立松下。
韦评:奇崛而不刻意,有如眼前经历,摆脱套路,以至陌生之熟悉。
龙眼复熟其质味不减荔枝
瘴云作雨残暑融,荔枝摘尽秋林空。桄榔栟榈但抽叶,漫如羽扇摇清风。是时龙眼挺嘉实,臭味适与荔枝同。吾观秦赵均系柏翳后,楚人并祖黎与重。亦如二果实一族,支分派别还同宗。天生奇美自偶俪,正如二妃鸣佩湘江东。又如太王之昭采药去,伯仲携手荆蛮中。独生荒外岂无意,欲免采剥羞王公。古来进献东汉始,唐羗之谏称至忠。天宝岁贡自西蜀,骚烦驿堠疲人工。惟有迁流之士如断蓬,来与鸟都蛇种同春冬。溪风海雨正愁绝,噉此欲豁牢愁胸。我今半稘复何事,日穿篁箐腾崆?。蕉田蔗畦屡经涉,二果亦于林中逢。自花至实时物变,思家更及园桃红。以身就食本非计,不远千里宁辞穷。明春浩然有归志,彼美倘欲留吾踪。
韦评:因题发挥,纵横酣畅,可见才气。
闻沈刘二君之丧哭之逾日作二诗志哀
沈刘二君着清节,但觉风流难可攀。
吾未见其有死法,天实为之埋幽关。
志士不忘在沟壑,世人遥望空云山。
从今吴市江村路,归去凄然独往还。
刘君避世但依母,沈老忍饥羞乞邻。
同为枯槁沉溺士,及我幽怀憔悴人。
意气十年皆在纸,死生异地合沾巾。
何知旅枕怀归日,正是两君撤瑟辰。
韦评:突破套路,思维散发极强,故一拗再拗,乃见哀之愈痛。
得元洁书,知彦冲已葬,为诗哭之,凡五首
呜呼吾友有刘君,为人纯孝又多文。
如冰之清雪之洁,以膏自煎香自焚。
生当图画屈原庙,死合穿坿要离坟。
寻常岂尽识其美,谓不异于古所云。
维君畸孤复湛寂,日居一楼仍掩关。
有时为母觅甘旨,等闲写出胸中山。
胜情妙墨犹照世,甘节苦心自镌顽。
更不能死妇人手,三十九年在下鳏。
纺绩灯昏辍旧编,孤儿将母邻人怜。
汤药事终丧且病,祥禫服阕死之年。
即今青简例书孝,何物黄蒿欲避贤。
当有英灵不消腐,为吴山水发光妍。
孤儿从母相继死,故友及门为发丧。
两棺入土骨肉尽,万言在纸心气光。
维蜀诗人不归里,有吴君子同流芳。
白马会葬事则已,但当伐石表其旁。
少年末契失忠厚,孤生在世多患忧。
君以药言攻我疾,昔之镜诫从今休。
会将酒浇坟上土,枉用泪洒天南秋。
明年青草便应宿,问胡不归岂有由。
韦评:古拗淋漓,沉痛不已。调动巨细,触及各种神经。律诗写到此境界,非高手而孰为?
憩田家有作
一座春堂百棱田,有翁闲倚竹扉边。
仅多风日供尘外,无数溪山到舍前。
树走百根穿古壁,猪生八子助丰年。
如予亦作农夫耳,三叹此翁大是贤。
韦评:颈联读之拍案叫绝!“猪生八子”一俗语破前五雅句,而全诗往下乃活。诗不可不尊雅,亦不可不谐俗。不尚雅,则俚鄙无远意;不谐俗,则不近人情无生气。必欲尚雅,则多读书;必欲谐俗,则需体察人情,观悟细微而已矣。
哀流民,宁化道中作
寒风飒飒溪声哀,山日下地城门开。居人妇子走相避,云有湖北流民来。流民来,街衢暗惨飞尘埃。累累乎,负者负,拎者拎,破锅敝席肩挑轻。流民入城我出城,可怜满眼流离形。寒者鼻涕长垂膺,馁者瘦骨高峥嵘。病者喘息喉作声,老者足怠儿扶行。前男后妇同伶俜,探怀更哺啼饥婴。嗟尔流民之穷有如此,益见父子骨肉夫妻情。中一老生行来前,曰我襄汉之今年,秋霖十日江吞天,三十州县空人烟,吾属幸脱蛟龙涎。吁嗟乎!田园闾井村坞庄,门扉厨灶几案床。种成桑麻黍稻梁,养得鹅鸭鸡猪羊。是皆付水非吾有,独办两肩持一口,万水千山挈群走。昨者天子施恩膏,疆吏散赈招亡逃。恨身不如水归壑,还望乡国仍嗷嗷。我闻去年秋,枯旱遍河洛。今兹湖北水灾作,水旱连年气参错。况吾淮海亦偏荒,何处哀鸿免漂泊?呜呼,安得青山为铜高嵯峨,大钱一铸百万多。资尔归去毋奔波,亦使腐儒不用空悲歌。
韦评: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过如此。
龙岩州除夕醉后赋长句三首
时将赴漳泉诸郡其三
吾悲夫闽山之竹,何不大者为屋椽,细者为篙为钓竿,而乃编排架结为竹轿,载客兀兀攀岩峦,使我身如鹰与鹯,摩云一日千回盘。盘盘岭路走不尽,龙岩南去沧瀛近。火维地荒土俗恶,飓风蜑雨早晚作。山有魈魅水蛟鳄,土人以岛屿为安居,格斗为笑乐。嗟我何为去栖托?况闻蛊虫群飞金蚕长,瘴风吹作兰花香,使人中此愁肝肠。吁嗟乎,人间岂无吾故乡,曷不遄归盘与阊。
韦评:韩愈体,以文为诗,层层剥琢,精彩纷呈!
彦冲画柳燕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无本质不上笔,巧借柳叶相形容,笔端造化有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君不见,昔年三月春风时,杨柳方荣彦冲死,寿不如图中双燕子。
韦评:层层推出,转折每见奇思。
答子长
顾君在俗屹雅操,恒愿长往为山民。
胸中奇气走入笔,笔下天机来动人。
得非造物假之手,将以绝艺藏其身。
君看富贵易磨灭,百年一扫若埃尘。
韦评:荡胸生层云。
同邑盛艮山树基年少而才美
不徒以科目望之以一诗为赠
君不见城东窑灶高崔嵬,中烧薪草灰成堆,火气烘燥千砖坯。人间有此陶铸法,正如俗学变化时人才。时人之才吾所哀,哀尔官样文章馆体字,中有白发星星来。男儿身非农工业非贾,少年精力如活虎,谁道天才不及古?斯时岂无英特人,脱乎科举之绳墨,窥见学术之涯津?寥寥数友限南北,欲往从之劳车轮。里中吾子虽晚出,望气知是才绝伦。由来相马取驹齿,少年队里有佳士。子年少我一十三,落笔纵横已如此。愿子志行以为弓,文学以为矢,古人以为的,终日射侯力不止。失诸正鹄考经史,百年富贵何足多。能立修名为君子。君不见唐朝进士科,习传文选学。宋时太学生,经义亦差熟。风气驱人逐科目,荣愿虽偿苦碌碌。独有学成君子诸名公,死去千载余生风,犹能吐气万丈如长虹。
韦评:长歌跌宕转折,酣畅淋漓!
访鹤一首为屠元饮苏作(并序)
元饮有爱鹤之癖,尝畜一鹤,玩其飞舞。既而失之,作忆鹤诗不下十数首。予来华亭,元饮因属予访鹤。盖以陆平原有华亭鹤唳之语,而《瘗鹤铭》亦言得于华亭也。然余来此数月,实未见一鹤,故为是诗以寄。
鹤之为物如飞仙,常巢灵山绝顶乔松颠。不然横空一影渡海去,化为羽士行蹁跹,长身立傍洪崖肩。夫其奇姿逸格出尘表,破壳便解冲青天。安能下群鸥鹭狎鸂鶒,插脚浅水为人妍?吾党有屠子,养鹤如养贤。自号鹤主人,鹤为食客同忘年。一朝鹤去主人怨,作诗思鹤情缠绵。思之不得魂梦牵,揲蓍筮之卦遇乾。其占为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意其犹在华亭古县巢村边。我为屠子不得已,询于海客资访延。明朝客笼鹳鸟前,似鹤非鹤吾疑焉。吾且自赋招鹤篇,乃为招曰:鹤归来兮,九峰之阴。去此百里兮,有畸人兮孤吟。非俗言之能和兮,迟汝舌兮弹清音。愿为粮以饱汝兮,便朝饥而能禁。来吾为汝作介兮,从斯人兮入山深。重曰:山苍苍兮海增波,渺蓬莱兮风涛多,局尘世兮奈愁何?吾愿身为鹤兮,偕屠子以婆娑。
韦评:集诗体、骚体、赋体为一体;兼李太白、韩退之、苏子瞻于一身,才气纵横,世莫能比。
写云山得米家笔法自为题句
忆昨丙午之岁适闽越,一身走入千山中。今朝提笔欲作画,千山却来走入胸。苍然浓墨八九峰,墨光断处云蓬蓬。下有杂树希微踪,俨如大理石上自然晕,径欲割取当屏风。亦知是纸不是石,却防画估攫去,钤以宝晋斋印芝泥红,以充米画欺愚蒙。龚圣与高克恭,向来学米有二子,与此笔迹将毋同。吾观妙艺必独出,此既习见难为雄。会将创意成一宗,更往求之岱宗雨意华顶月,赤城霞气黄山松。
韦评:笔力雄奇,佳想安善!
客位有作明日席间重作并录二首
大江之南有穷士,三十五年穷不死。偶来入座谒公卿,原是昂藏一男子。十年读书怀古人,空能不负头上巾。虽无仁义压晋楚,早有论说排仪秦。大言阔步吾有真,郁屈奇气来就君。君不见嵇康龙性难为驯。
孤士劳士牛马走,相从且得为君友。一杯此地托君情,我是穆生不饮酒。毋多酌我时摇手,江城鼓角清以哀。声声入座催人归,聊为酬酢重徘徊。就中牢落平生意,过眼华筵都不记。独记田父泥饮时,野人易与输肝肺。
韦评:洒脱自如,颇见胸襟性情。
客夜不寐
县斋僧寺偶同城,寒夜闻钟百八声。
一杵一声无误打,是谁听得最分明。
韦评:孤寂之极!绝句一气下来,物我大小,章法安排极为妥当,又似不经安排,浑然自成。
福州冬候不寒因卸敝裘有作
我生躯干颇嫌短,仅可周尺七尺强。深衣长不满六尺,向来手制劳阿娘。因游京师度寒岁,寄衣不到风其凉。从人小市买衣去,贱值姑取花羔羊。遂客齐鲁历海疆,此裘远道劳携将。不愿人之貂鼠贵,冬日在体夏在箱。归家有弟如兄长,既非童子宜裘裳。解裳衣弟今几岁,敝又改纫重裁量。由来羊裘非盛服,被我寒士聊增光。更将余暖逮我弟,一物既久情难忘。今冬我复入闽粤,有衣典尽愁雪霜。弟持此裘重衣我,谓将涉远凌寒冈。岂知入闽恒燠若,卸裘不用维炎方。吾吴正在大寒节,却忆吾弟寒难当。安能寄裘仍衣弟,毋使奇暖空堆床。嗟乎千里异寒燠,一家骨肉徒相望。
韦评:章法如行文流转,一转一感,层层递进,推出寄托。手足骨肉,情真意切,读之涕零。
登于山二首
独行凉凉儒衣巾,市儿知我为何人?我亦欲与木石亲,掉臂走上于山垠,坐与于山成主宾。
城中有此土戴石,下视茫茫万家宅。天地间人均是客,我醉欲眠石为席,与造物游方自得。
韦评:奇思妙想,卓尔不群。
官军
官军既老捷书休,世事茫茫剧旅愁。
已分故乡无乐土,尚惊去岁陷神州。
春将大地生兵气,贼送长江入海流。
能见今年犹可幸,有身为客正堪忧。
韦评:太平天国运动,诗人感家国事,忧愤不已。颈联最见惨状及忧心。
道中观耕者
乱云四合山纵横,中辟片壤仍低平。筑塍为田种百亩,高下分受山泉倾。春来雨后土膏释,一犁初试鞭牛声。方今群盗几时灭,夜烽照澈畿南明。将军倦取武功爵,元老旧擅文学名。几人玉貌作冤肉,何处锦里今荒城?初兴患气汰户口,暴殄不解皇天情。东南赋税田万万,兵后直恐生榛荆。惟应贼众待米谷,或留农户俾全生。呜呼时事有如此,吾方行路观人耕。
韦评:有如老杜每饭不忘君国,其观人耕作而不忘时局艰险,当作史诗读。
系缆二首
系缆长桥溪石根,小姑旧住岸旁村。
出墙两树荔枝绿,前度江郎来叩门。
花落轻罗扇影边,曾看趁蝶在风前。
怜渠少小夭邪处,梦境低徊六七年。
韦评:小情怀,韵味大抵刘禹锡竹枝词一类,亦是可人。
夏晚一首
乱时为客心慨慷,登高夏晚望八荒。
阵云横天有龙气,飞电着人如剑光。
因闻雷声思战鼓,愿变雨点为长枪。
吾便挟此助勇力,与国杀贼清边疆。
韦评:拗体怒不可遏,气贯全篇,想象亦佳。惟叫嚣过矣。
随意成绝句九首其九
溪音激壮远潺潺,别出哀丝豪竹间。
倘即吾诗声调谱,藏之久矣在名山。
韦评:小诗见大怀抱。
山行得四绝句
峭壁扑回风,过桥人堕笠。
赤日正当头,溪深不可拾。
古冢得春气,松根生圹中。
残骸应自朽,过客听松风。
田家负山居,屋角山无尽。
岚气日蒸檐,生上茅柴菌。
破庙立残壁,无僧殿日开。
乞人争宿所,同佛坐莓苔。
韦评:惟妙惟肖。譬如写生画册,观察入微,终是细节感人。
连夜月下有作并录三首
月光如练阶前铺,写出庭树枝扶疏。有如一幅双松图,忽然变灭瞥眼无。月轮正掩云模糊,久之云散月复出,树影移到墙东隅。循墙而行若可娱,一树一月及一吾。此身昔由造物赋,本非有二今非孤。胡为对景坐叹息,群栖羡彼枝头乌。
客多睡者人籁息,独自床敷坐遥夕。月光引我下阶行,听得草根虫唧唧。虫声在夏先催秋,催得秋来冬复迫。百物趋死人亦然,浮世百年真过客。客中又客独何为,坐与家人远相忆。远相忆,情何极,溪山归路月明中,心去身还行不得。
世人看明月,俄亏俄又盈。明月看世人,俄死俄又生。今人死去即古人,生者为吊身后名。不知吊者还受吊,后人复感今人情。嗟我故乡同学子,一半去作秋郊茔。余存几人复星散,或伤哀乐兼劳形。中年各抱学道意,所患有愿功难成。此时月光肯同照,为我寄意并寄声,劝学生前饮酒陶渊明。
韦评:章法紧致流畅,环环相扣,娓娓写来。诗思绵绵,而裁剪之功最佳,比如导演剪辑电影,手法相似。
山城
山城夏日日闭关,读书坐对城南山。
深知造物爱我意,尝见达官无此闲。
暑雨骤雨仍日出,瘴云豁处有风还。
长吟独笑思身世,聊托诗人伯仲间。
韦评:出黄庭坚一路,拗峭纷披,可玩味。
长汀道中
违城百里人吏稀,断壤落景风微微。
死树缠藤代枝叶,破房叠石防门扉。
谷荒山很逗险势,土弊民愁藏乱机。
江南于今豺虎窟,即忧边远计还非。
韦评:写真入微,对比感慨。颔联如BBC纪录片镜头,真实不虚,震撼人心。
上杭道中投驿舍避雨
山雨横驱风入松,疾行偏与雨先逢。
天流云气吞孤日,谷应雷声撼别峰。
投避客舆人蠢蠢,骇崩驿屋势汹汹。
先生狂欲索高屐,走向灵湫看斗龙。
韦评:从宋人拗体出来,见笔力与奇思。
驿外
去驿五十步,有农八九家。
泉枯笕水断,沙塌碓房斜。
收稻当寒日,行樵带落霞。
喜他生计好,荞麦又开花。
韦评:好在天然去雕饰,极其自然。
野兴六首
无霜无雪是南中,杂树冬荣叶叶风。
偏是老枫摇落甚,只留几叶在枝红。
茶树开花还结子,世人贵叶贱其花。
停舆手摘寒香嗅,不独春芽始是茶。
隔溪修竹若吾招,风影参差未觉遥。
走尽沿溪三里路,几回欲渡竟无桥。
岸旁扫叶两村童,仰看枝头落未空。
忽地猛风千百片,却吹一半入溪中。
日光入水写溪苔,遂有鯈鱼弄影来。
疑此空明堪掬取,一鱼一影各惊回。
槐树千年知孰栽,槐枯藤欲大于槐。
村翁生在槐枯后,只见藤花几十回。
韦评:绝句转折妙绝,清新无套路,颇可玩味。
登楼复有作
朝见山入云,暮见云入山。云山奇绝处,谁造楼三间。造者未必赏,赏者未必闲。云山如有待,为我开心颜。我本云山人,再入仙霞关。一年走长路,转尽云山弯,若携云山来,使向楼前环。云山为我友,忘形绝追攀。云山为我妾,献媚纡烟鬟。云山为我仆,立侍纷成班。云山诚有情,我心何能顽。愿为云山主,藉脱世路艰。长共云山留,不舍云山还。
韦评:笔法翻转自如,想象奇特。
小湖以诗见问戏答一首
江子喜作诗,李子辱问之。有问无不答,率尔陈其词。词曰诗者情而已,情乃不足乃说理。理又不足征典故,虽得佳篇非正体。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后人有情亦被感,我情哪不传千春。君诗恐是情不深,真气隔塞劳苦吟。何如学我作浅语,一使老妪皆知音?读上句时下句晓,读到全篇全了了。却仍百读不生厌,使人难学方见宝。此种诗以人合天,天机到得写一篇。写时却忆学时苦,寒窗灯火二十年。二十年学一日悟,乃得真境忘蹄筌。江子说诗未云足,李子掉头不心服。曰君之诗欠官样,只是山歌与村曲,让君独吟在空谷。
韦评:江氏论诗,此篇可窥其旨趣。持论在真,我亦向往之。
王叔兰见过有作戏赠
王子困在家,方愿旅食游天涯。江子天涯久旅食,愿得归家贫亦适。因劝王子且安命,骨肉团圞犹可庆。鉴我思家愁欲绝,好忍饥寒莫离别。王子曰不然,人家难忍惟饥寒。离别岂无一日了,饥寒困人直送老。暂将离别救饥寒,骨肉他年庶长保。我曰离别愁煞人,饥寒虽切独苦身。况如我已离别久,岂救饥寒一二分?不救饥寒悔离别,尚未离别方羡君。江子与王子,语意甚相左。其实此二端,人生无一可。居则饥寒出离别,正如前有刀兵后水火。饥寒之刀兵,离别之水火,同时并力攻一身,可怜王子行如我。窗扉忽开,寒风北来,冷斋夜语,不衔酒杯。三子此时愁徘徊,安得鬼神暗为输横财,窖金出地如山堆。疗君饥寒止其出,免我离别资之归。即焚此诗勿传世,恐使穷士读者生心哀。
韦评:韩体出来,妥贴力排奡。初如两江巨浪各自奔涌,最后合二为一,同归于海,海潮滔天,其势不可不谓之奇壮!
-
赞
0人
-
打酱油
0人
-
鼓掌
0人
-
正能量
0人
-
呵呵
0人
相关推荐
- 2021-11-24 词盈心海意悠长 — 杜宗杰先生《湖南游八咏(西江月)》赏析
- 2019-02-22 清新独爱问花词 — 王建强小令赏评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八)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七)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六)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五)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四)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三)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二)
- 2018-09-05 郎晓梅安东元宝山古联鉴赏(一)
- 4085℃周清溪诗词选
- 4797℃海天一:饮夜集
- 5990℃李江湖:散淡人儿集
- 5749℃韦散木:三十杂述20首
- 7091℃韦树定《无量春愁集》作品选摘
- 3756℃吴进荣《沐燚轩诗词集》作品选摘
- 6081℃李伟亮:写诗,是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 5653℃韦散木谈艺录16则
- 16507℃诗教网优秀诗人联展之郎晓梅
- 14940℃诗教网长期征集诗词相关原创作品
- 14311℃诗教网优秀诗人联展之代鹏飞
- 13493℃诗教网优秀诗人联展之李伟亮
- 12827℃诗教网优秀诗人联展之韦树定
- 11643℃那些著名诗人的辞职信
- 10982℃《诗经》中的比兴
- 10244℃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