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体诗词研习主题网站
  • 我要投稿 - 申请专栏作者 - 公众号:zhscwx
  • 网站首页 > 微信精选 正文

    浅论诗词意境的特征和创设

    zhscwx 2019-01-30 微信精选 1206 ℃

    timg (1).jpg


      我们今天学习 "意境创设"部分


      众所周知,诗词的感染力就在于其意境.


      一、试谈意境的创设      如何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呢?重要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素质问题,包括作者的人格素质、情感素质、艺术素质、写作技巧等多方面的修养、积累。在此只能谈点理论方面的问题。其作用也只能是为创设意境增加点自觉性。


      从理论上讲,要写出有意境的作品,必须正确处理情与景、虚与实的关系,使作品既达到情景交融,又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我们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情和景的关系——兼论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要创设出情景交融的意境,首先要正确处理情和景的关系。情和景的关系也就是“意”和“象”的关系。情景交融,关键在于融。情与景要有机地结合,要结合得自然、和谐,善藏善露,做到水乳交融。情、意只有融于形象中,通过形象而表达,才能丰富饱满,产生美感,才有艺术魅力,这样才可能有意境。


      如果情景分离,或使两者勉强地叠加组合,则很难形成意境。在情与景融合过程中,营造意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营造出恰当的意象,才能创设出有意境的作品来。


      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含意之象。它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但不是人常说的物象,也不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表象,而是作者所营造的反映作者情思理念的形象。


      关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说法也不一致。比较常见的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材料与结构的关系,实与虚的关系,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房屋和砖瓦的关系,花朵与春天的关系,“一叶落”与“天下秋”的关系,等等。


      在这些提法中,我更喜欢花朵与春天的比喻。到了春天,鲜花开放,草木发芽,万物生长。这鲜花开放、草木发芽等等标志着春天来了。如果我们问,春天在哪里,可以说,春天在百花竞放中,在草木的嫩芽中,在万物生长中。没有这鲜花开放、草木发芽也就没有春天。


      同样,没有意象,也就没有意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象与意境也就是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没有局部也就没有全局。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那首绝句,之所以使我们隐约体验到一种和谐幽美欣欣向荣的境界,就在于这首诗营造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四个意象。这和谐幽美、欣欣向荣的气氛,是四个意象升华的结果。没有类似的意象,也就得不到类似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所以使我们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凄凉幽怨的诗味。就在于它营造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意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其中“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间浣女”、“莲中渔舟”都是意象,经过组合,传达出诗人一种独特宁静的心境,构成一种宁静、幽远、平和、安宁的氛围,那就是意境。


      可以说意境依赖于意象,意象是意境的前提,但意境又高于意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意象和意境是相通的、统一的,统一于“意”,统一于作品的整体。诗人营造什么样的意象,决定于诗人有着什么样的心境,要表现什么样的情思。


      同样是“月”这个物象,在不同的诗词中,由于所寄托的情思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比如,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念人;


      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怀古;


      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伤国;


      张先的 “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


      苏轼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则寄寓着一种人生哲理。


      因此,要创作有意境的作品,就先要根据自己所要抒发的情,表达的意,来营造合适的意象。


      2、化景物为为情思


      营造意象是正确处理意和象、情与景的重要环节。所谓营造意象,就是把情思寓于景象之中,使客观景物成为主观情思的象征,做到客体物景与内在的主体情思融合在一起。这也叫化景物为为情思。


      在意和象、情思和景物的关系上,意、情为主。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


      李渔在《窥词管见》里谈到情景关系时也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 。一篇作品中,选择什么样的象,要服从所要表达的意、情。


      什么象适合表达什么意,什么意适合用什么样的象来表达,这是要仔细斟酌的。


      关键是意和象之间的相似性。


      有人用松柏喻坚强,因为松柏不畏严寒,有相似性,也有人用野草喻顽强,因为野草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点,有相似性。尚未见到有人用牡丹喻坚强或顽强的,因为没有相似性。相似才能和谐。 当然,这里说的相似,只是外在的某些相似,松柏、野草等本身无所谓“坚强”“顽强”之类的性格,更没有喜怒哀乐等情感。坚强、喜怒哀乐等是人所有的,说松柏花草也有坚强、喜怒哀乐,那是人格化的手法。为了化景物为情思,诗人们常常将景物人格化,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在景物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如,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杜甫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刘禹锡的"秋水清无力,寒山暮多思";


      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杜牧的"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冯延巳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元好问的:“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等等。


      这种人格化的写法,也叫移情。其效果是加强了景物的情思化,使情与景更加融契。


      人格化、移情之所以被文艺家广泛使用,这是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同情感和类似联想。我们都知道,在两三岁小孩子的眼中,猫狗花木都是有感情的。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情感和类似联想。长大之后,知道自然物和人不同,但这种同情感和类似联想依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当自己心花怒放之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当自己苦闷悲哀之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这种经验最为普通,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正因为如此,作者可以用景象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思,读者可以通过作品中景物的描绘,体验到某种情思。


      为了能创设出有意境的作品,必须注意使情和景、意和象在作品中成为和谐的整体。


      通常情况下,如果要营造出哀怨、哀愁的氛围,一般需要选择能反映哀怨之情、愁苦之意的景象。如果想营造出欢乐、兴奋的氛围,一般需要选择能反映欢乐的生气勃发的景象。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哀意配哀象,哀象托哀意,乐意配乐象,乐象托乐意。


      杜甫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绝句是诗人经历奔波流离生活而获得暂时安定之后写的。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愉悦闲适的,感受到春天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气氛。他要把自己的心情、感受抒发出来,于是就选择营造了诗中所示的四个意象。四个意象构成了一派春意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欢乐愉快的情怀。四个象,均属乐象,形成的是一幅乐景,蕴含的是一种乐情。


      我们来看一下,李华的《春行即兴》是表现的是悲是喜


      则是另一种意境,哀景衬哀情。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同样是写春天,李华的《春行即兴》则是另一种意境,哀景衬哀情。


      此诗是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写的。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平息后不


      久,作者被眼前景物所感触,产生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为了在诗中体现这种情绪,他选择营造的意象是:原来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所在地的宜阳,现在长满了野草;往日用来灌溉的涧水,已没人汲引灌溉,而任其“东流复向西”;本来是鸟语花香,景色妍丽的著名风景区,而今却是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了。这几个意象勾画出一片荒凉的景象,蕴含着作者凄凉的心境。


      在选择营造意象时除考虑以乐景写乐意、哀景写哀意外,也可考虑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上》曾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所以也可以选择营造“乐象”“乐景”来反衬“哀情”“愁意”,或者选择营造“哀象”“愁景”反衬“欢情”“乐意”。


      为了让大家了解透彻一些,大家可以做一个题


      下面诗句分别属于四种景与情的交融情况,请加以判断。


      ①以哀景写哀 ②以哀景写乐


      ③以乐景写乐 ④以乐景写哀


      (1)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


      (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4)


      (3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3)


      ( 4)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


      A、“哀”景反衬“乐”情。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属于以哀景写乐情。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景是为情服务的,若全诗是“乐”情,前面的“哀”景完全有可能是为反衬“乐”情服务的。


      “以哀景写乐情”的还有毛泽东的《送瘟神二首》之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以旧社会血吸虫造成的“悲”反衬消灭血吸虫之后的“欢”。


      B、“乐”景反衬“哀”情。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这句是属于第二种情形,“乐”景反衬“哀”情。


      这可以说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传统。古人曾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也就是上次清溪的作业中说过的,使用这种手法,上片写的景色越美,越能衬托下片的哀情。


      杜甫的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的景是美好的春景,可是后两句的情又是伤感的怀乡之情。前面的美景就是为反衬后面的伤感之情服务的。全诗的中心恰恰是后两句。


      “以乐景写哀情”的还有唐许浑的《谢亭送别》,以“红叶青山水急流。劳歌一曲解行舟”这样的乐象“来反衬“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样的“哀意” 。


      C、“乐”景正衬“乐”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是常见的“乐”景正衬“乐”情。


      大家熟悉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抒发对春行钱塘湖所见美景的喜悦欣赏之情,中间两联写春鸟和花草的生机、情趣,即是为抒发后文“最爱”之情作铺垫衬托。这里,美好景物和喜悦情感在白居易的笔下是和谐统一的。


      D、“哀”景正衬“哀”情。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这种是“哀”景正衬“哀”情。


      用凄凉之景来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哀伤的情绪。例如李白的《横江词》描绘的是“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的“恶”景,写出社会环境的险恶,于是诗人发出“如此风波不可行”的高呼。这正是当时社会对李白的摧残,在诗人心灵中借助景物而折射出来的哀情。


      填词和写诗的手法都是共用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手法,填词就会容易的多。


      3、关于景语和情语的结合问题 有没有景语和情语之分。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谈到情与景的关系时,有情语景语之说。


      这可从以下几句看出:“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又说:“‘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云飞北阙轻阴散,雨歇南山积翠来。御柳已争梅信发,林花不待晓风开’,皆景也”,“四句俱情而无景语者,尤不可胜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中有一段话:“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单看这段话,他似乎对景语情语之分,不以为然。可是同样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还有另一段话:“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之‘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顾敻之‘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欧阳修(实为柳永)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美成之‘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等。可见他还是承认有“情语”“景语”之分的。


      综合二人所说,所谓“景语”不是单纯写景的句子,而是那种“情寓其中”或“以景寓情”的句子,而那种类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句子则是情语。二人都强调景要为情服务,反对为写景而写景。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夫之也说过:“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与,而景非其景。”。可见景语情语之分是在景为情服务的基础上的。单纯写景的句子,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景语。


      诗词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这符合实际情况,但严格划分也很难。我曾想把景语和情语定义为:字面上不露其情的句子是景语,直抒其情的是情语。但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却又是景中带情,情中带景。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杜甫)等。这类句子很多,姑且叫做准情语吧。


      在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诗词中,写景和抒情,景语和情语在结构安排上,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优劣之分。常见的形式有下面一些:


      第一种:前景后情。


      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是景语,后四句是抒情,是情语。


      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庐山之景,后两句写由景产生的哲理感悟,也属情语类。


      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搂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上片主要写景,一幅悲凉的秋景。下片主要抒情。满腔怀思的愁情。 第二种:前情后景。


      如王勃的《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前半首是久客思归之情(“长江悲已滞”属准情句),后半首是风吹叶落之景。由“况属”一词把久客思归之情与风吹叶落之景连接起来,彼此渗透、融合为一,加浓了情的悲怆色彩景的感染力量。 陈亮《水龙吟》中的“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即上句抒情下句写景。张孝祥《西江月》中的“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上两句抒情下两句写景。 笫三种: 情景相间。


      如马戴(唐)的《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这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写法,更有妙处。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开首“寒蝉”三句,是景语,接下“都门……凝噎”是情语,“千里烟波”二句又是景语,“多情……清秋节”二句是情语,接“今宵……残月”二句是景语,“良辰好景”“千种风情”则是情景合说。 笫四种 :景显情隐。


      唐李涉的《润州听暮角》(一作《晚泊润州闻角》):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乍看,象是实景的描写,仔细品味,这不正是诗人有家不得归,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远的真实写照吗?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四句全是写景,看似无所寄托,仔细读来,却能隐约感觉出诗人清高不媚时的胸襟和安然处世的情怀。


      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这首词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外,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但却充满情趣,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第五种:景隐情显。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是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可感的字面看,找不到“景物”,但不是无景,景被藏起来了。是虚实的另一种表现。所藏之景是什么?一个是作者当时随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契丹,到了幽州一带。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当他怀着苦闷失意的心情登上幽州台时,触景生情。一是由幽州台(燕昭王为招揽天下贤才而修筑的黄金台,又名燕台)想到当年燕昭王求贤若渴,四方贤士慕名而来。此种景象,正是此时陈子昂怀才不遇、茕茕孑立的历史背景。这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未者”中可以想象出来。这是“事象”。再一个是,在幽州台上看到周围的景色。我们读这首诗时,面前不是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吗?这是“景象”。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也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很完美。


      总结一下今晚的内容:


      不管是哪一种,都需注意一点,那就是景是为情服务的,“景语”自然也要为“情语”服务。“景语”或含情,或衬情,或生情。单纯写景的诗是很难有意境的。


    弹铗室宝宝起名、八字批命、六爻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