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微信精选 正文
写诗经常用典。因为典故入诗以寥寥数字,就压缩进去很丰富的内容,扩展了诗歌的表现力。宋朝辛弃疾也许是最擅于用典的诗人,几乎每首辛词都有典故。因此对之有“掉书袋”之讥。其实,巧妙地使用典故,往往为诗歌增色不少。可以说没有典故,几乎不成其为辛词,这也是辛词的一大特色。当然读书少的人或是读者与作者生活时代相距久远的人,读起来有些困难。设想与辛弃疾同时代的人,决不会认为其诗歌晦涩难懂,相反地却是一种十分惬意的享受呢!今天的读者只要多读些书,多检索一些文献资料,探幽钩沉,总是会领悟其寓意所在,这也正是读书乐趣之所在。
不妨以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为例,试以体味一二。该词为:
记得瓢泉快乐时,长年耽酒更吟诗。
蓦地捉来断送,老头皮。
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
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这首词的标题注明是“三山戏作”,即是辛弃疾在南宋绍熙三年(1192)至绍熙五年(1194)任福州(旧称三山)知府,兼福建路安抚使期间所作。这首词上半片追忆了作者在江西省上饶瓢泉隐居时的生活场景:耽酒吟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亦乐乎。词中写道“蓦地捉来断送,老头皮”,这是一个典故。老头皮就是老头、老头子的意思。它源于北宋隐士杨朴与北宋真宗皇帝对诗的故事。据赵德麟《侯鲭录》卷六载:北宋真宗皇帝到山东封禅泰山时,曾召见隐居林下的杨朴对诗,杨朴推辞说不行。真宗问,你来时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杨朴就将妻子写的一首诗念给真宗听。诗中写道:“更休落魄耽杯酒,亦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妻子是在警告杨朴在觐见皇帝时,不要耽酒吟诗,当心以言获罪。幸亏真宗心情不错,听后大笑,没有难为杨朴,将他放回山林。辛弃疾化用这个典故,是在表明他像杨朴一样不愿为官,宁愿隐居自全。这首词下半片中的“鹧鸪啼”“杜鹃叫”也各是一个典故。据说,鹧鸪的叫声颇似“行不得也,哥哥!”而杜鹃的叫声颇似“不如归去!”在这里用鸟的啼叫声暗示了作者期待离开污浊的官场、追求退隐的渴望。
上述“老头皮”这个典故,其他诗人也曾用过,但用得最为贴切的应数林则徐的一首抒怀诗。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应是林则徐开始遣戍新疆期间(1842年)所写的一首诗。迫于英国侵略军的军事威胁,优柔寡断的道光皇帝只好违心地将力主查禁鸦片的林则徐当作替罪羊,革职查办,发往新疆伊犁充军。
在这首诗中,林则徐把谪戍新疆看成是报答皇恩的机会,看成是一次重要的人生历练,认为隐退不仕当一名戍卒是得其所哉。何等豁达宽阔的胸怀!诗中表明,虽然久膺重任,身心俱疲,但他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信念,坚持不以个人穷通得失为累,不以个人祸福毁誉为计。不趋利,不避险,不惜“断送老头皮”。这与官场中那些老于世故,远嫌畏怨,巧于趋避,工于排挤,颟顸偾世之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新疆充军期间,林则徐经常吟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两句诗,并且身体力行。他作为被罪遣戍之人,仍然尽自己所能,为发展新疆农业生产、巩固边防做了不少好事。他曾捐资修建龙口水渠工程,协助开展废地屯田垦荒,不顾条件艰苦、身体羸弱,穿越沙漠,勘查垦田三万七千顷。
林则徐在新疆写下不少诗作,直抒胸臆,忧国忧民,而无丝毫颓唐萎靡之音。诸如“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春端万斛黄尘里,偏著一枝含笑花”,“我来别有征途感,不为衰龄盼赐还”等句读后都给人,特别是身处逆境的人,一种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
1846年林则徐遇赦后任陕甘总督,1847年又调任云贵总督。尽管他身体不好,疾病缠身,仍然为化解边疆民族矛盾,作了不少努力。他在云南大力整顿铜银矿业,为财力日拙的中央政府造币之需,提供了资源支持。1849年,久病的林则徐获准解组归乡。在福州休养不到一年,又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赴广西处理天地会起义事件。在赴任途中,于1850年11月22日病殁于广东潮州普宁县。对于林则徐的去世清朝政府迅速做出反应,12月15日宣布特赠林则徐太子太傅,照总督衔例从优赠恤,并且宣布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咸丰皇帝还亲制挽联痛悼林则徐:
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这副挽联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林则徐的一生业绩,他的去世得到了皇帝的肯定,也算是极尽哀荣了。
和林则徐相比,虽然辛弃疾身后未能得到朝廷的褒赠,但他和林则徐一样,人民记住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历史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能够风范千古,这也许是人生之最大幸事吧。
(来源: 2012年4月12日《吉林日报》·孙学棋)
- 上一篇: 杨强:写诗用典的两不原则
- 下一篇: 马仲喜:漫谈诗词“用典”
猜你喜欢
- 2019-02-15 源自长安皇城的红叶为媒
- 2019-02-15 纪晓岚的另类养生“秘诀”
- 2019-02-15 千古堪吊贾太傅:为何有才的人总是不如意
- 2019-02-15 梁启超:怎样才能不惑、不忧、不惧
- 2019-02-15 盘点史上八大名人书斋
- 2019-02-15 史上那些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
- 2019-02-15 苏轼与海棠不得不说的故事
- 2019-02-15 古代状元为何被称“独占鳌头”
- 2019-02-15 唐朝复读补诗文 韩愈落榜屡败屡战
- 2019-02-15 古代清官“拒礼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