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李自成少年家贫,但胸怀大志,16岁那年,老师见雨过天晴,星月皎洁,便口占上联,李自成目睹狂风顿起,尘土飞扬,天昏地暗,顿时对出上联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东坡与好友黄山谷在松山下饮酒下棋,苏东坡见松子落与棋盘上得上联,黄山谷见远处渔翁垂钓得下联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传为朱元璋见学士陶安以书作枕,乃出上联请对,陶安见皇上手中有扇,便借题发挥对出下联
炒豆燃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唐寅自幼聪慧,某日客人来访,其父端出甜瓜和炒豆待客,客人指炒豆出上联,唐寅笑指甜瓜对出下联
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观。
年幼张之洞答对塾师
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
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眠滩。
传此联乃渔璜少年时应对巡抚之作,巡抚见其才高,让人以金银相赠,渔不受,巡抚便让人送一担书于他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折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郭沫若少时与同学偷吃寺庙的桃子,和尚找来而无人承认,老师便出上联,并说如对出上联,便不再追究,否则个个受罚,郭沫若略一思考,对出下联
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馐,馐撰饱充修撰腹。
明李东阳任翰林修撰时,见一指挥[武官]祭神便戏出上联,那武官遂以李之身份对出下联
弯腰桃树倒开花,蜜蜂仰采;
歪嘴石榴斜张口,喜鹊横戡。
清人渔璜途经某村,见男女老少守着一口枯井发愁,一问方知有道人用木炭书一联于井壁,并言对出下联井水自然涌出,渔璜便取木炭书下联,井里马上冒出清水
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清代吴济九岁能对,一次,有画家到学堂找先生题对,画上上联已写好,先生不在,吴济看一眼画面,马上对出下联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传说古代有一白衣出身的御史,衣锦还乡,几个秀才言行之间大不尊敬,并出上联相讥,白衣御史看到树梢的石榴,马上应答出来,众秀才遂不再狂妄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杖量地面,地长杖短短量长。
明董玘少时聪慧过人,八岁时,某御史出对相试,董应声对下联
寄寓客官,守宿寒窗空寂寞;
漂游浪汉,流落江湖没深浅。
秀才赴考住店,见对门有一美貌少女,心生爱意,作上联请人送去,少女用下联斥之
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
传此联为清乾隆皇帝出对,彭元瑞属对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古时一上联无人能对,1981年9月中国青年报以此征对,共收到700多幅应征联,编者从中选出三联在报上公布,另两下联分别是: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
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翠丝。
清人郭希贤,八岁时与父郊游,父即景出上联,郭应对下联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朔雪飞空,农夫齐唱普天乐。
苏东坡与黄山谷郊游归家,黄山谷即景出上联,苏答对下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明代状元唐皋出使某国,其国君出句,唐皋对以下联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潜龙奋起,九千雷雨及时来。
苏州进士顾璘出任湖北巡抚,见参加童子试的张居正乖巧伶俐,出上联试其文才,张高声答对下联,顾大喜,当即以金带相赠
滴水成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苍山有石,无需彩墨画成图。
大理苍山一瀑布旁有一上联久无人对,木匠杨士俊路过,想起苍山大理石上天然图画,想出下联
鳝长鳅短鲢大口,一串无鳞;
螺圆蚌扁龟缩头,满篓是壳。
一秀才欲买村童之黄鳝、泥鳅和鲢鱼,村童出一上联,言对出下联即可白送,秀才久思无对,后见一农夫篓内所装蚌壳、田螺、乌龟方得下联
座上无毡,且喜身安心内乐;
门前有粟,谁怜眼饱腹中饥。
古时有一学士除夕之夜拟联,上联写好,恰有一京官来访,见上联而对下联,原来此官一生廉洁,两袖清风,虽面对粮仓,却家无粒米,学士一听忙差人把粮食送到他家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右女居左,世间配定好人。
明正统年间进士万安,自幼学对,某日家中来客望天空吟哦上联,却苦觅不得下联,万安见状笑道,这有何难,随口吟出下联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知府冯驯闻李自成有才,出上联试之,李铿锵有力地对出下联,冯听后指其背影道:“此人之志,不在小处,莫非是一条倒海翻将的巨龙?”
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
止戈才是武,何劳铜铁铸镖锋。
[人言虽可信,但防渭水混泾江。]
[主人留小住,岂嫌酢醃配醇醪。]
1934年,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先排演《乔小姐三气周瑜》,出上联征对,共收到征嫌2000多条,薛从中选择三个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各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清代诗人周起渭游昆明筇竹寺,等了好久寺僧方归,周口占上联,寺僧答对下联
李阳生,指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马援死,以马革裹尸,死得其所。
据说宋代翰林学士院壁间题有上联,多年无人对出,宋淳化年间,诗人杨亿任翰林学士时续出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