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三年(218)六月,曹操为安排自己的墓葬下令道:“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西门豹是战国时魏国的邺县令,曾投巫于河而革除了为河伯娶妇的陋习,又曾开凿十二条水渠引漳水灌田,相传死后成神,故邺人建祠祭祀。曹操将自己的墓址选择在西门豹祠所在的西原上,自然因为它是“瘠薄之地”不会妨碍农业,又本是高岗,可免封土之劳。这与他一贯提倡薄葬的主张是一致的。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在率军西征刘备时,曹操病死在洛阳,终前又再次在遗令中嘱咐,在他死后“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同年二月,其子曹丕遵其遗命,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
因为他所葬的本是荒瘠之处,又“不封不树”的缘故吧,经过西晋后五胡十六国那么一折腾,他的陵墓所在竟成了一个谜。既然是一个与一代名人有关的谜,就会有许多聪明人去猜。猜来猜去,谜底没有揭晓,却猜出一个为他们自己解嘲的故事来。据说是曹操在死前,担心其陵墓会被后世的人发掘,就设置了七十二座疑冢,使人真假难分,无从下手。这么一来,那些猜谜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办法猜准了。
这一说法产生的确切时代已很难考证,但至少在宋代已经是广泛流传了。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一首题作《七十二冢》的七绝。诗前有小序云:“疑冢在讲武城外,森然弥望,北人(指金人)比常增封之。”诗云: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明代俞应符《七十二疑冢》及清代陈大玠《疑冢记》都对此作了记载,并认定其中必有一冢葬着曹操的遗体。一些地理志如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杨奂《山陵杂记》等等,也都采纳此说,对此作了记载。众口一辞,疑冢之说几乎成了定论。
为自己修造七十二座陵墓来迷惑后人,已经是耸人听闻的奇事了,但还有人觉得以曹操之机诈尤不止于此,这些疑冢都是障人耳目的。那么真正的冢墓在哪里呢?有人灵机一动,便在魏文帝《止临菑侯植求祭先王诏》中“欲祭先王于河上”的话里做文章,说曹操其实是葬在邺城旁漳河的河底下的。此说虽然无从证实,但也没有拆穿之虞,因为谁也无法将偌大一条漳河汲干了来验证一番。可惜的是除了魏文此诏,曹植的《请祭先王表》也留存着。表文中明白写着:“臣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羊、猪、牛,臣自能办,杏者臣县自有。”曹丕一继王位,就遣诸弟各就封地,而曹植此表是“先王崩来,未能半岁”写的,结合“杏者臣县自有”的话头,他已在临淄县,故其“欲祭先王于北河之上”分明指的是遥祭先王于临淄县北的黄河边上。为什么去黄河边上设祭呢?自然因为曹操的冢墓也临近黄河的缘故(西门豹祠虽不止一处,但都在黄河边上)。
赞同墓在河底之说的清人沈松,还在他的《全健笔录》中引清人笔记小说《坚瓠续集》中的一则文字作为证据。其文大意说:顺治初年,漳河久旱干涸。有一个捕鱼的人见到河底有一块大石板,旁侧露出一条缝隙,看进去漆黑一片。他疑心里边藏着鱼,就扩大缝隙挤了进去。摸黑走了几十步,去路被一道石门拦住。他感到很奇怪,就回到外面将一些捕鱼的人一起召集来。他们设法打开石门后,看到门内有许多美女,有的坐着,有的倚着,有的躺着,分成两行。但开门不久,这些美女就都化成了灰烬。再走进去有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个人,穿戴着国王的衣冠。室中立有石碑,渔人中识字的读了碑文,知道那躺着的就是曹操。于是他们将曹操的尸体肢解割裂了。据小说的作者猜测,那些美人都是活着殉葬的,所以“地气凝结”而像活人。门一打开,地气就泄漏掉了,所以马上化为灰烬。曹操的尸体是盛在水银里的,所以即使漏了气也不会朽腐。
这条记载已经十分怪诞,然而无独有偶,在大名鼎鼎的《聊斋志异》中还有一则比它更加怪诞的。其书卷十三《曹操冢》,大意说许县城外有一条河,河水经常汹涌湍急,在河岸处河水也很深。一个大热天,有人下河洗澡,忽然分作几段浮上河面,像是被刀斧砍断的模样。后来又有一人也是如此,大家就奇怪起来。县令听说这一怪事,就派了许多人闸断河水,将这一段河道中的水汲干。大家看到河岸下有一个大洞,洞中放置着一个转轮,轮上排列着霜雪般的利刃。他们除去转轮,挖掘大洞,发现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汉篆体的字。细细辨认,知道里头是曹操的墓,于是大家打开棺木,散弃骨殖,将殉葬的金宝全都取去了。在这条笔记小说后,还有蒲松龄的几句议论:“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余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
《聊斋志异》等本是小说家言,如果相信它们,其作者是不负责任的,那责任只能由相信的人自己来负。
抛开那些疑冢之外的疑冢,回到地理志所记载的七十二疑冢去。它们一致记载其位置在现在临漳县三台村以西八里的讲武城起,直到磁州为止,与范成大所谓“在讲武城外”相符。至今我们到那儿仍能看到它们像一座座小山般长长地布列着。那么这些所谓“疑冢”到底是否曹操所建呢?这个谜底倒是已经揭晓了。在晚清闹饥荒和民国初混乱期间,那些冢墓大多为人盗发,从所发墓志来看,它们全都是北魏、北齐时代的王公贵族,其中有北齐献武帝十一子高阳王湜、北魏兰陵郡开国吴郡王等等,根本与曹操无关。然而,还是有些属于“疑冢”派的人不肯死心,认为那些本是曹操所设的疑冢,只是被后来北朝那些王公大臣们“坐享其成”了。呜呼!其人之智,正其人之愚耳!
曹操的儿子篡汉建魏,而又始终未能一统天下,于是在正统观念强烈的士大夫们心目中曹操便始终是个非正统的篡位者。篡位者当然一定是奸诈之徒,于是又不惜捕风捉影来证实其奸诈。这种逻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直到现在,为什么持这种逻辑的仍大有人在呢?这就令人大惑不解了。据说当一九八三年九月在漳河大桥河床挖沙发现银元宝和银锹时,曹操墓在漳河底的说法又曾兴起。幸而不久就证实这些银锹和元宝是明代官船倾覆时遗下的。
那么曹操的陵寝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由于它当初不封不树,不久又陷于战乱之中,它已经湮灭不彰了。到南宋后,邺城都已经化为废墟,在其西面某座高岗上的冢墓就更加无法辨认了。笔者相信,那一代英雄和诗豪至今仍安然无恙地长眠在现在河北省临漳县西数十里的某座土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