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天山西河津)人。他生活在隋、唐易代之际,和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相似,所以特别喜欢陶渊明。陶渊明因宅边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王绩因能一饮五斗,自号“五斗先生”,作《五斗先生传》;陶渊明嗜酒,有《饮酒诗》二十首及《止酒》《述酒》等诗,王绩也嗜酒,作《醉乡记》《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还专门写了一本研究酿酒方法的《酒经》,一本博采历代著名酿酒人物传记的《酒谱》,可惜都已经失传了。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公田悉令种秫谷(即高粱,可用于酿酒),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即“粳”,粳米,稻的一种),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晋书·陶潜传》)。王绩归隐后,也专门顾几个人种黍,用以酿酒。他说:“浮生知几日,无状逐空名。不如多酿酒,时向竹林倾。”陶渊明撰《自祭文》,王绩也自撰墓志……说穿了,都是“才高位下”(王绩《自撰墓志铭》)引发的牢骚。
王绩是隋代大儒王通的弟弟、著名诗人王勃的叔爷。隋代末年,他十五岁游历京城,就以“神仙童子”闻名于世,但仅官秘书正字、六合县丞。当时天下大乱,做官是危险的,所以他选择了归隐,回到故乡东皋村,自号东皋子,去过他的饮酒弹琴、种花养鸟的日子。唐代初被征召,最终还是弃官不做,回东皋村去喝他的酒,做他的诗去了。
他的诗确实写得好,尤其是在隋末唐初,不仅意境萧散,而且他的五言诗,已经是比较规范的格律诗。比如他最有名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已经是典型的五律了。所以后人说他的诗“如鸾凤群飞,忽逢野鹿”(《石洲诗话》卷一),是“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杨慎《升庵诗话》卷二)。